不舍昼夜

十月长篇小说选刊2024年第六期

《不舍昼夜》王十月

“那是个春光明丽的上午,放眼望去,远处田野里一望无际的紫云英铺天盖地,星星点点的油菜花点缀其间;柳树,榆树,水杉,栾树,枫杨树,槐树,金合欢,垂丝海棠,房前山坡上所有的树木都吐着嫩绿的叶子;桃花,李花,梨花,杏花,金银花,一股脑儿都开了,空气中弥漫着迷醉的花香和湿润的泥土气息;田野里棒槌草,三角草疯长;蜜蜂没头没脑嗡嗡乱撞,一只青蛙带头叫,蛙声一片。王端午几乎是贪婪地深深呼吸,恨不能将天地间的空气全部吸入肺中,吸入每一根毛孔,每一个细胞。他的脚落在湿润的泥土上,生命接通来自大地的气息。他的双腿慢慢有了力气,刚下地时他的腿是飘的,软的,现在,他每走一步,力气就回来一点。他慢慢走向田野,穿过长满野草的田埂,他的衣襟上沾满了金黄的花粉。他看见明晃晃的水田里有一群妇女在移栽秧苗,他朝那群人走去。”

“在进村的路口,他看到一座和他昨夜梦中几乎一模一样的石拱桥,后背袭过一阵凉意。拱桥下面横过一条小河,河水不深,河中有露出水面光滑的白色石头,水底的青荇顺着水流招摇,河边长着绿得发亮的篱蒿,三角草。河的两岸,一边平坦,一边陡峭,平坦的这边,越过长满青草的阡陌,是层层叠叠次第延伸向远方越来越高的梯田,他刚才就从那高处过来。河岸的另一边,整齐地列着两排巨大的叶如鸟羽的水杉,偶尔间以一株绿得发黑的香樟,形成一条树木带。树木带后是一条砂石铺出来的乡间公路,越过公路则是沿公路而建的零星农舍,农舍的屋后也是树,却不像屋前以水杉为主,屋后的树木品种芜杂,王端午认得出的有香樟,苦谏,悬铃木,泡桐树缀满一大团一大团紫色的花,给人一种如烟如雾,如梦如幻之感。人家屋后,依然是层层叠叠向高处延伸的梯田和和一片片竹林。”

“那是最美好的时代,那是最糟糕的时代;那是睿智的年月,那是蒙昧的年月;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,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;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,那是黑暗笼罩的季节;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,那是让人失望的冬天;我们面前无所不有,我们面前一无所有;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,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。”

“王端午深感欣慰:‘多好啊。我也是,死里逃生,很多想法,完全不一样了。我开始理解加缪所说的,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,他的全部意义,并不在于,能否将石头推上山,而在于,明知无法将石头推上山,依然要满怀激情和信念,日复一日地坚持。凡人皆有一死,明知死亡不可抗拒,人类依然要充满激情地反抗死亡。那么多哲人,都在思考着人类的终极问题,有的寄望于轮回,有的寄望于永生,有的寄望于去天堂,人类与死亡之战,结局注定是悲壮的。’王端午看了一眼专注听他说话的冯素素,握着冯素素的手说,’我现在理解了,我们人世间的一切,我们的社会规则,我们的道德律,我们良心中的不安,我们的责任感,我们俯手拾起六便士,同时不忘抬头看向天上的月亮,这一切的一切,都是因为一个巨大的前提,凡人皆有一死。’”

“男人要求女人奉献一切,而女人照此奉献一生并一切时,男人又会为不堪重荷而苦恼。”


不舍昼夜
http://example.com/2025/04/06/不舍昼夜/
作者
Charon Ferry
发布于
2025年4月6日
许可协议